「還能替我繼續苟活下去的東西,就只剩下詩了。不管你多麼努力把記憶全都寫下來,拍攝多少數位影像,甚至用珍貴的底片,沖洗出多少照片,就像那些已經永久失蹤或是死去的家人和朋友,我們這一代的面貌,最終都會是模糊的。」

 

More about 幻艙

六○年代時以克魯蕯克、金斯堡等為首的作家們呼叫「垮世代」(Beat Generation),而有人稱我們這一代為「崩世代」,充滿財團化、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” with the “double quotation” () 但我更喜歡作者用的「面目模糊」這形容詞。曾跟朋友討論到我們處於令人尷尬的後現代,上一代把全部的主義都解構,把樂高玩具都拆得亂七八糟了才丟給我們。沒有與眾人為敵的政府,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,反倒是有個把大家都吸進去的資本社會。扯遠了,回來。

 

這是本極度複雜,花了我兩個禮拜的來回加起來約一個小時的通勤時間才看「完」的小說(只能說看完而非看懂)。看完當天就去了作者高翊峰先生的座談會,得到型男簽名一枚(謎:喂,花痴禁止),不,應該說是作者的誠心建議,能花上更細的心思去看這本書。就連當天到場的其他作家(如:朱宏勳)都忍不住讚嘆/抱怨為何可以把一本書寫得這麼難?

 

我想是當時寫作的氛圍吧?作者在寫這本書時,剛好在大陸做雜誌編輯,雖然那邊經濟相對開放了,對岸的朋友在網路上講的話有時候還比我們更犀利,但在現實生活中,言論仍是受到拘束的,即使隔牆無耳,人也都會自我壓抑,講話小心。在壓抑之下,對故鄉的想像不一定是美好的,有時候反而會有扭曲的投射。主角達利作為穿針引線的主軸外,對於台北有如都市傳說(地下水道、放眼望去都是牆、然後密不通風的室內)的想像。



(十月號的《書香兩岸》剛好有高翊峰先生的專訪,我習慣每個月去買,結果這個月晚了一步,先被買走了XD)
 

記得高翊峰先生說過,在這部作品中,他想將讀者困在與書中角色同一空間中,至於同一時間這點,他仍在努力。作者對於將角色,更甚者,將讀者困在一個空間中這點非常成功。常常在捷運上低頭看書,進入角色們處在的那個密室,一抬頭,發現自己然就這麼困在一個空間,即使走出了車箱,感受仍不減。而時間的部分,看得出來作者有刻意用文字去營造,利用去除一切計時裝置,包括:手錶、雜誌上的日期、永晝的密室,時間似乎不曾流動。惟一能代表歲月逆流的只有從乾屍回復青春肉體的日春小姐。

 

最後,這本書還是有邏輯的,一樣來自於作者自己的堅持:學法律出身的很難不有邏輯(廣義而言)。日春小姐不難讓人馬上想到性工作者組織「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」,主角達利當然不是哈利波特那個,而是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美術家,薩爾瓦多.達利。而我想,貫串整部作品的主是也許還是「愛」吧。主角無法被愛原因,是害怕分離、死亡、傷害,而選擇退縮,選擇不給予,不去愛。整部書充滿著無法去愛和被愛的痛苦,直到最後主角才勇敢的跨出一步,但最後是主動的給予還是被動的接受,似乎不太清楚。來期待一下作者的後二部曲吧,也許能給大家個交代?

 

@題外話:

1 至於為何主角是名記者,目前想得到的理由大概是作者本身為文字工作者的經歷吧!高翊峰先生說過:「依賴者寫作,我就能活下。」(我是依賴音樂)
2
原本這篇又要延期,但聽了蘇打綠的新MV,亂七八糟的語句就這麼流出來了。很可愛的一首情歌,大概兩個月前在駁二首次聽到,覺得還不錯;然後這次再聽到,開關就青峰妖孽到不行又超好聽的歌聲打開了。還有Ella,國中時SHE裡最喜歡她了~ (更夭壽的是星巴克,偶爾它打折時或拿到別人的高鐵票根才會去喝,偏偏收銀台旁就擺著他們的新專輯……我要管住我的手)

蘇打綠你被寫在我的歌裡

3 之所以會注意到這本,最初並非因為是科幻,而是作者在文學營擔任我朋友的導師。不過會購入倒是因為是類科幻沒錯XD
4 哈哈,打完這個我就不用睡了,明早商法讀書會的進度還沒唸完…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g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