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ldq_800_1    

先感謝學妹提供的文章來源。

我必須先承認,作為個理科白痴,對於科技的細節性描述一直無法好好欣賞;
但是劉慈欣先生在《三體》以及這篇「流浪地球」的故事線便足以讓人驚豔。
當世界毀滅時,會想帶走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?是親人?是錢財?還是家園?
如果你可以載著一整個家園遠離危機時,最好就是什麼都帶走不是嗎?
(接近爆雷邊緣)

當有一天,我們人類賴以維生的生命之源成為最致命的敵人,我們只能逃亡,
當財富被奪去,身邊所愛之人隨著災難被奪去,人性好與壞的一面都會顯現。
潘朵拉的盒子最後留存的是「希望」,但趨使打開盒子的「好奇」卻害死人;
人們因為對科學家的立論懷疑,盲目的殺戮和叛亂後,才有了懺悔和領悟。

家園已非原來的家園,但換一個心態來想,在新的環境落地生根,找回認同,
這裡我們看到了與《火星紀事》結局呼應之處。

短篇易發生於對人物刻畫的不足的缺點,這也是「流浪地球」最可惜的地方。
不只看不到主角的個性,連性別都分不太出來,直到中間跟女性結婚、生子,
才晃然大悟的發現是個主人翁……
還好,整個故事線很完整,即使看完三天了依然令人回味無窮。

最後試著來回答我在標題問的,也是讀這篇小說時想到的問題。
這些頗富盛名的科幻作家,是不是要有很硬的科學底子?有科學才足以支撐科幻?
倒覺得不然,而是先有幻想,再試著找科學根據去支撐吧!
因為科幻並不只是在炫技,更是在傳達理念、想像,情節也得夠有趣才行!
但想像又是科學發展的來源之一,於是我們陷入一個雞生蛋生雞的問題XD

目前是傾向:想像>科學啦!

 

@題外話:

1充分考據科學可行性的松鼠窩心得文:
  http://songshuhui.net/archives/67868

2圖片是源自於對岸網友依小說做出來的遊戲,套句大陸用語,
  十分有才: 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1641148808

 

(2013/04/17補充一曲)棉花糖-地球沒有家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g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