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遠蕂周作「科學的不幸」
某次在討論科幻是什麼時?同學提出「科幻」只是一個架構,
大部分的時間,它都是作為一個傳達概念的外殼。對於同學提出的見解,
我抱持著半支持半反對的態度。不容否認的,許多科幻作品利用了現實科技、
體制之不可能去探討人性,但也有作品是以科幻元素,如機器人、虛擬空間、
時空旅行為其特色,讓讀者著迷不已的。對我來說讀起來最滿足的,莫過於
融合二者,兼俱人文與科幻元素的故事~(耶~1984大好啊!)

(其實上面亂扯的一串在幹麻我也不清楚?啊,想起來我要講什麼了!)
偶爾書架上看到當代散文家、小說家所寫的科幻短篇,大多符合我同學的論點:
以科幻為框架的人文故事。以李家同教授的「公元一萬年」為例,從未來的世界,
影射基督教的理想國度。

遠藤周作的「 科學的不幸」,故事由三位小人物的自殺寫起。
他們的遺書都寫下:活著也沒什麼意義。經過雜誌記者的調查後才發現,
原來這三個男人,在戴上了新發明的眼鏡,從此可以穿透衣物而看見人赤裸裸的肉體,
不論是男人或女人。裸體原是偶爾的暇想,如今隨處可見。他們看到了美麗背後的空洞,
權勢背後的平傭;也看透了人體的腐朽,現實的醜惡;而正因為看透了一切,
人生倍感空虛,從而走向衰亡。(突然覺得:傻人有傻福啊!)
看完短篇,另外想到三島的「金閣寺」中,主角實際看到金閣寺的那般失落感,
就如本篇中的人物,戴上眼鏡後,不再期待,只因「想像總比事實美好」。

看的日本作品很少,但仍很好奇,從特殊的切入點帶出故事,
過程中偶爾給閱書人不舒服的感覺,最後用開放式的結局引領讀者思考,
是日本文學的特色嗎? 


@題外話:這學期修的課很多,有些重,很容易就爆,所以等我有時間,再把這篇補完吧!也太久沒寫科幻心得,這樣畢竟是不行的XD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igon 的頭像
    jigon

    Imagination, runs wild.

    jig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